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

阿克苏,这个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美丽之地,以其清澈奔腾的河流命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东接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西与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交界,南与和田、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相邻,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接壤。总面积13.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3.05万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阿克苏区位独特,是新疆南北要冲和东西贯通的关节点,也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阿克苏的交通枢纽和开放前沿的地位将更加凸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经济社会发展


2014年,阿克苏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6.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4.2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601.6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300.9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98∶52.01∶26.01。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53元,比上年增长7.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0元,比上年增长10.1%。


阿克苏地区文化事业繁荣,拥有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管所、艺术表演团体等丰富的文化设施。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显著成效,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18个,其中医院50个,乡镇卫生院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79个,村卫生室106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体育事业同样蓬勃发展,共建成体育场馆11个,举办县以上运动会次数55次,获得自治区级奖牌231枚,其中金牌78枚,银牌68枚,铜牌85枚。获得地区级奖牌259枚,其中金牌91枚,银牌92枚,铜牌76枚。


资源状况


阿克苏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年产原棉1000万担,棉花产量占全国的九分之一,新疆的三分之一。这里还是“中国枣园”、“中国白杏之乡”、“中国红富士之乡”,已建成新疆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特色林果基地和薄皮核桃、红枣、苹果等优质特色果品主产区。阿克苏苹果、红枣、核桃、葡萄为北京奥运会指定果品。


阿克苏是“西气东输”的主气源地、国家油气资源重要接替区,境内探明石油储量14.21亿吨,凝析油储量6239万吨,天然气储量1.1亿立方。煤炭储量25.2亿吨,占南疆探明储量的83%以上,拥有库拜大型煤炭基地,煤种全、品质优。已发现矿产79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1.7万亿元;铝土、岩盐及稀有金属铌、钽的储量居全国前位,其中岩盐预测储量200亿吨,锰矿石储量57.7万吨,磷矿石储量3233.91万吨,铜储量8.7万吨,铝土矿储量52.47万吨。为全国罕见。


地域文化


阿克苏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和古代西域及古丝绸之路文化中心之一。龟兹文化与多浪文化在这里孕育、发展,以佛教石窟、壁画、音乐舞蹈著称于。龟兹乐舞是我国古代乐舞中的一枝奇葩,早在汉唐就已倾倒长安宫廷内外,被誉为“管弦伎乐、特善诸国”,丰富并发展了中原传统音乐理论,逐渐演变为隋唐燕乐二十八调,对日、韩和东南亚地区影响也较深刻。